咨询热线:15639090097

最新案例 CASE

体能训练场

更多案例

¬首页>新闻中心>公司新闻公司新闻

大学高校体育场馆攀岩墙一体化建设白皮书

发布时间:2025-10-22 来源:拓展者

    一、编制背景

    在“健康校园”战略持续深化之际,高校体育场馆正由单一功能向多元体验升级。攀岩以全身性、低冲击、高趣味特征,成为提升学生体质与心理素质的新载体。本白皮书围绕学校攀岩墙的技术路径、空间协同、运营安全与可持续维护,提出系统性设计规划框架,供校方、设计机构及主管部门参考。

    二、总体目标

    建立与校园体育课程体系相衔接的攀爬训练基地

    打造符合国际安全规范的校园攀岩运动示范场地

    形成“教学—训练—赛事—体验”一体化运营模型

    三、设计原则

    安全优先:遵循相关场地标准,采用冗余保护结构与双重检测机制

    教育融合:学校攀岩墙线路分级与体育课程学分挂钩,兼顾初学者与进阶者

    空间共享:利用原有体育馆高大空间或屋顶桁架,避免新增占地

    环境友好:选用可回收基材与低挥发面层,降低室内污染

    弹性扩展:预埋结构接口,支持后期难度线路或抱石区拓展

    四、功能分区规划

    速度道区:设两条标准赛道,满足教学计时与校际交流

    难度道区:配置可逆锚点,便于每学期调整线路,保持教学新鲜感

    抱石区:高度≤4.5m,落地铺设无缝缓冲垫,可进行无保护技能训练

    保护操作区:独立通道与顶部检修平台,确保教师示范与装备检查同步

    观摩与放松区:设置可移动看台与拉伸杆,兼顾赛事观摩与日常休憩

    五、结构选型要点

    主受力体系:采用热镀锌桁架或型钢框架,与建筑原柱网铰接,减小二次结构负荷

    壁板基体:多层航海级桦木板+碳纤维局部补强,兼顾握钉力与尺寸稳定性

    面层处理:可替换树脂点胶岩板,倒模自然裂缝,提供高摩擦系数且降噪

    锚点系统:不锈钢内膨胀螺栓+防松垫片,隐藏式布置降低钩挂风险

    顶部保护轨:双轨冗余设计,与屋架通过减震支座连接,降低冲击传递

    六、安全与风险控制

    建立“校方—监理—第三方检测”联合验收制度

    每学期开学前执行结构焊缝无损检测与岩板拉拔测试

    制定《学校攀岩墙使用手册》,明确着装、人数上限及恶劣天气应对流程

    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与可移动急救包,训练专职教师与校医联合值班

    七、课程与运营衔接

    将学校攀岩墙纳入体育选修与社团活动,采用分级考核:

    初级:顶绳保护与基础攀登

    中级:简易线路计划与体能训练

    高级:模拟救援与赛事组织

    通过“教学—自主练习—等级认证”闭环,提高场地利用率并延长设备生命周期

    八、维护与可持续策略

    每季度检查岩点紧固度,及时更换磨损岩点

    年度面层清洁与抗菌涂层更新,降低汗渍腐蚀

    建立岩板编号档案,记录拆卸、翻转及再利用情况

    结合校园屋顶光伏或自然采光改造,降低照明能耗

    设立校友捐赠通道,将部分维护费用社会化,减轻学校财政压力

    九、结语

    高校体育场馆引入学校攀岩墙,是提升空间复合价值、丰富育人手段的有效途径。本白皮书以安全、教育、环保为核心,提出可落地的技术路线与运营建议,可为后续决策提供可信参照。通过科学规划与持续管理,学校攀岩墙将在人才培养、校园文化建设及社会服务层面发挥长期效益。

生成学校攀岩墙图片(4) (1).png


24小时客服电话:400-640-7776 手机15639090097 传真:0371-86520280版权所有  豫ICP备07500855号-2营业执照